对养老行业的认识?谈一下自己对养老产业的认识

vbhYIYTMK89022024-04-11 20:36:50

一、谈一下自己对养老产业的认识

谈一下自己对养老产业的认识?昨天看到朋友圈一位朋友发了条信息,看到这条信息后心里想了很多,有欣喜有焦虑。感觉养老从业者的意识在提升,已经意识到危机感了。当初之所以说“永辉爱康,为爱努力,让生活更美丽”这句话,我已经意识到养老这个行业不是那么简单,应该从生活角度来思考工作,这样才能有长远的发展。朋友的原话如下:“总觉得快递公司和地产公司提供增值养老服务,无往不利。京东门店和58到家合作入户服务,压力好大。干掉我们的不一定是同行!”后面朋友的评论里有这样一句话:“要论哪类公司和职业最熟悉老人与社区,非他们莫属。这也是很多社区驿站倒闭活不下去的原因。没有客户基础,不了解客户需求,没有信任度。”这句话很值得用心思考。真的应该从生活的角度来思考配合国家政策服务养老产业。否则到了最后只能出局,稀里糊涂的出局。

面对养老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内不缺乏情怀,不缺乏政策,不缺乏情感,不缺乏温度。都在探索养老的盈利模式,好多养老从业机构不盈利,工作开展不起来或者开展不顺利,他们缺什么?缺钱缺资源还是缺人?到底缺什么?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最起码不缺乏资源,不缺乏市场,不缺政策扶持,主要缺一种意识,社会意识形态认识上有偏差,导致工作中出现尴尬的局面。我不赞成这个词“养老的盈利模式”,应该换一个词“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模式”,这样的词更适合当下环境。思考中凡是把资金放在第一位的思路都是幼稚的,思考中凡是把老人当消费人群的思路是不成熟的,思考中凡是忽略老人家属的思路是错误的,思考中凡是把老人当病人的思路是可笑的,思考中凡是想借助国家政策渔利的思路注定要撞墙,思考中凡是忽略社会发展谈养老结局注定是失败的。

如果把养老当做一个行业来解读,这个行业的宗旨就是服务老年群体的生活,让老人生活更美丽,没有其他,仅此而已。这个行业上游是各种适老产品生产者,下游就是老人生活,中间是针对老年人的各种生活服务。有了这样的大概认识再聚焦自己的工作,在行业中定位自己的方向,就会有发力点,不会有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估计现在好多从业机构会有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他们缺乏一种宏观的生活认识,思路里面商业意识太强,忽略了老人们生活的年代,忽略了老人们的故事,忽略了老人的精神世界,我们现在服务的这群老人是一代有故事的人,是伴随着国家一起长大长老的人,他们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缔造者,无论这个老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他们身上的故事不可多得,未来这群老人会成为社会宝。在一部分人的认知中,一谈到老人就是弱势群体,就是孤寡群体,就是老弱病残群体,这跟我们现实生活中传递关于老人的生活概况有直接关系,媒体报道中的侧重面我们应该懂,这也是影响我们正确客观认识老年人的一个因素,不能忽略的一个因素。在一部分人的潜意识中健康老人的生活往往被忽略,因为老人生活没有困难,所以被忽略,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如果不能客观认识老年群体,只会徒增养老行业的压力,只会增加生活负担,再有力量的拳头只会打在棉花上。

其实面对老年群体生活我还有很多话想说,养老话题描绘的是一个宏伟工程,这个工程每个人都得参与,每个人都必须经历,无论年轻与年老,都得为这个工程添砖加瓦。从现在开始,如果一部分人意识到老人的精神价值,健康老人的价值,并把这种意识融入生活,相信生活是美丽的。最后还想说一句话,关于养老这个话题,应该侧重如何延续健康老人的生活状态,如何提高改善困难老人的生活现状,其实老人们的要求并不高,尤其眼前的这群老人,因为他们苦过,累过,即使生活再困难也能坚持。需要我们做的就是给出力所能及且很自然的关怀与帮助,在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

朋友圈那句话可以理解,当下这个大环境竞争很激烈,但是有了这样的认识就不会认为在被打劫,而是认为好多人在帮你,帮你一起努力完善老年服务。有危机感是对的,但注意力会回到:努力做好自己。

二、你对养老行业有什么理解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无需更多例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养老事业是由政府主办的、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公共服务事业,是非盈利性的。本文的“养老产业”界限仅是以高龄者为对象,以满足高层次生活、文化需求为目标,向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产金融产品十分合适的资产。

另外7%的社区养老,是最主要养老地产的代表。在这样的社区里生活着相似经历和社会阶层的老人们,他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和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

“小伙伴”。在这样社区里生活的老人并不是重病缠身、生活不便的,而是可以基本自理、独立、自由、有自己生活追求的。这样社区里的套间,可租可售,可大可小,老人们可以随时欢迎子女来探望。同时这样的社区会有定点合作的医院,和更加直接、便利的医疗服务。对于那些想要涉足养老产业的企业来说,开发建设这样的社区是较好的切入点。

3、目前我国社区开展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偏重于日常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较多地关注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方面的满足,而精神慰藉等服务发展不足。社区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规模小、层次低。与之相对应的问题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规模小、素质低,大部分服务人员均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缺乏专业服务知识,只能从事一般的家政服务和简单的康复护理等,难以提供高层次的服务。这样的现状既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养老需求,也不适应社区居家养老长久发展的需要。

二、存在的问题1、政策推进力度不够,包括REITS的推出、个税递延及抵扣账户的推出等。此外,养老机构用地一般都是租用,不能用于融资不说,前期投入还很大,而等有了收益也快到期了。由于没有意外伤害保险理赔,老年人一旦有意外,高额费用支出一般由养老院承担。很多时候,老年人意外的问题一出,养老院就要关门。最后,医保制度不健全,跨区域选择养老机构无法达成医保共享。

2、没有成熟可借鉴的商业模式。无论是地产公司、各类金融机构还是第三方服务机构,试水养老地产都是处在探索阶段。

1、民众观念转变程度不及预期。未来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要看老年人的消费能力能否得到提升,以及消费价值观能否有效转变。三、存在的机会1、与房地产公司联手进入养老地产项目:

地产行业进入下半场,房地产企业在积极寻找一切可能的转型路径。进入养老地产行业的房地产公司以万科、绿城、保利地产、联想控股、香江国际、复星为代表,目前大大小小已有80余家。地产公司运营养老地产的商业模式多为租售并举,包括出售老年公寓,自己持有并运营社区内的康复和养护中心。这样既可以像出售传统物业那样快速回笼资金、保持企业健康的周转率,也能产生足够的营运现金流支持起相对高昂的养护费用。

养老地产这样可以产生持续经营性现金流的资产是比较适合打包做成REITs的。地产公司拿地、建设,交给专业的经营公司经营,经营公司把重资产出售给REITs并反租,回笼的资金交还给地产公司进行下一轮的建设。这一模式尤其适合地产公司涉足养老地产领域,各方只需要做好自己最擅长的就足够了。案例:万科房山“万科幸福汇”——社区嵌入养老单元的模式、保利地产与太平洋保险联手打造养老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保利地产与安平投资成立养老产业投资管理公司

三、能谈谈对养老行业的理解吗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龄化可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就此养老服务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广大的前景。甚至养老行业也开始多样化,从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像智能化和人性化发展。

一,传统的养老可能就是在家或者养老院养老,而在家养老和其以前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养老院则是有着相对的照顾和管理。如今则是多样化养老,有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多个模式,甚至养老产品以及辅具更是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比如居家养老,现在有了更多的理念和服务,比如适老化改造,将家里改造成适合老年人生活的场所,防止和避免他们摔倒以及磕碰,以及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产品、智能马桶、适老餐具等等。当然还有很多企业开始为更多老年人服务,甚至有上门医生和康养顾问等角色,让老年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都无忧。而养老院则是更加日趋完善的服务和人性化管理,满足不同条件的老年人,不同状况的老年人等等。

二,目前中国养老模式分三种:居家养老(90%)、社区养老(7%)和机构养老(3%)。总体而言,养老产业的投资回报期长,收益率因模式而异。居家养老。居家养老具有轻资产、可复制性强、接受度高的特点,在目前三种养老模式中,其盈利能力是较高的。国内目前没有形成规模的养老服务公司。以国外为例,Natali是以色列领先的居家养老服务公司,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远程医疗、紧急救护、社区健康服务、居家养老四个板块。2013年收入2.8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4270万人民币,净利润14.99%。美国的Home Instead Senior Care是美国最大的生活型居家养老服务公司,其净利润在12%-15%左右。机构养老。

三,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截止2013年底,公办养老机构占养老机构总数的72%,民营养老机构仅占28%。公办养老机构基本为非营利性机构,在土地、房屋、床位等方面享受政府补贴。营利性民营养老机构中,40%企业亏损、51%基本持平、仅有9%的实现了盈利,而这9%盈利的养老机构中,净利率大于5%的仅占22%。社区养老。

典型的就是美国太阳城模式了,这种模式属于重资产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老地产,现在国内很多地产商都开发自己的养老地产,也有保险公司都在进军养老产业,例如泰康人寿、合众人寿、新华人寿、平安人寿。海通证券曾经对泰康的燕园项目做过测算,假设在100%入住率的前提下,净利润率仅为1%。日本最大的养老地产连锁机构之一的日本医学馆过去10年的营收年复合增长率在7%左右,但是利润率并不高。2015财年实现营收2718.68亿日元,净利润4.16亿日元,净利润率仅为0.15%。即使是业绩最好的2004年,其净利润率也不到5%。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