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人生感悟?你学到了哪些人生道理

vbhYIYTMK89042024-04-12 07:56:59

一、金庸的学佛之路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常常宣扬佛教中的“大悲大悯”思想,这不仅增加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与哲学内涵,更是对于普罗大众的价值观做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引导。

北大教授陈平原给予金庸的武侠世界以这样的评价:“倘若有人想借助文学作品了解佛道,不妨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入手。”

中国当代的武侠小说始于金庸,一个人,一支笔造就了浩瀚江湖,金庸武侠小说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奇迹。

金庸小说中蕴涵着儒、道、释、墨等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中尤以佛学为盛。

金庸与佛有缘,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为了能够直接读懂佛经,他还潜心学习全世界最复杂的文字梵文。

金庸说:“我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哪一位佛教的高僧教导,纯粹就是一种神秘经验,是非常痛苦的和艰难的过程。”

1976年,金庸收到一个噩耗,19岁的长子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他打击非常大。

当时他觉得非常的愧疚没有和儿子探讨过生命的意义,他并不知道儿子为什么在美国要自杀,生命这么可贵,他怎么就轻易的放弃了生命?

他想和儿子能在心灵上有沟通,但却实现不了了。

之后一年,生死的终极问题他一直在思考。他看了很多的书,想探究生与死的奥秘,但很多书籍都不能回答他的这个终极问题。

最后,他觉得应该在宗教里找到答案。他曾经系统地阅读过《圣经》,很肯定圣经里并没有他要的答案。

有一天,他忽然领悟到了亡灵不灭应该去佛教中寻求答案。

中国佛经浩瀚如繁星,只读基本入门的书,他就觉得其中的迷信色彩太多,不符合他对真实世界的认知,但还是勉强读下去。

后来越读越深,读到了《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历经几个月的苦读,潜心研究琢磨,忽然就有了感悟,觉得自己找的真理就在佛经中。

只是,他觉得中文佛经太过深奥,有些古文翻译偶有一两个字有完全歧义的含义,实在无法了解。于是就在英国订购了全套的《原始佛经》的英文译本。

所谓的原始佛经,就是佛教研究者认为最早期,最接近释迦牟尼所说的佛法记录。

英文佛经读起来就没有那么深奥,容易阅读,内容简明,平实,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

由此,在阅读的过程中,他有了信仰,开始相信佛陀释迦牟尼确实是悟到了人生的真实道理,然后将自己悟道的内容传给世人,这就是佛法。

最终佛法解决了金庸的问题,让他从失去儿子的痛苦中走了出来,这个过程大约是一年半时间,他开始全心全意的接受佛教。

后来他又读了大乘佛教中的《楞严经》、《般若经》。问题又来了,大乘佛教里面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内容,奇异和夸张的东西,让他不大相信,并觉得超出人的常理,不大让人信服。

直到有一天读了《妙法莲华经》,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终于有所悟。原来大乘经典主要都是“妙法”,用巧妙的方法来宣扬佛法,解释佛法,使得普罗大众都能听得懂,学得到。

佛陀用牛车、大雨等等和人们生活相关的内容做比喻宣讲佛法,为了让人通俗易懂,甚至佛陀假装中毒将死也无不可,目的就是让人懂得佛教的道理。

了解了妙法两字的意思,他对大乘佛教的那些怪异故事也就不大反感。

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他认为自己的心灵最和“般若宗”接近。

虽然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但要到整整六十年之后,金庸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了佛法的境界。

金庸在和友人的一次论道中曾谈到:中国近代高僧太虚法师和印顺法师都提倡“人间佛教”,主张佛教要入世,要为社会、民众做贡献。即大乘佛教所提倡的“普度众生”,他认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

二、金庸 人到无求品自高 作文读后感

金庸《人到无求品自高》读后感一:

金庸先生的《人到无求品自高》细细读来,感叹大师就是大师,文章词美意深,鞭辟入里,让人颇受启发。但读后感觉文章虽精,却似有灰暗之调。恰好日前笔者也以此题拼凑了一篇小文,现斗胆端将出来,以期引起大家共鸣。

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清朝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撰的一副联书,原文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里所说的“无求”,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住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脱物外的自在与宁静。这里的“无求”,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困扰,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人到无求品自高,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这样高尚的品格?应该说是无所求的人。人若果真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其人格便会自然地提高。人格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超脱出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因此,能够遵循完美人格的要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能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这种境界,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心态。这样的心境,需要时间的磨砺,也需要坎坷人生的锤炼,更需要坦荡心境平如水的淡泊心态。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求就是一种淡泊。面对复杂的人生,需要的是一无所求的淡泊。人生,看淡世事无常,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舒云卷;这种心境需要经历人生坎坷崎岖中的颠沛与流离,需要经历茫然失意中的迷惘与困惑,需要经历风云莫测中的繁华与盛衰,经历了这种人生的潮起潮落,才会有“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心境。经历了人生的磨难,才会让自己在“人到无求品自高”境界中,让自己的心灵慢慢地得以升华。

功利名财,世间俗人的理想和追求。这些虽然都是好东西,切不必尽收囊中。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必为其所累。一个人做到无求的时候,就能放弃心中的名利杂念,清空心灵里面的世俗生活积存下来的枯枝败叶。清空了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与独立;才能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才能有了让生命一次又一次远行的条件。当自己在某一天突然有所感悟掸去心灵封尘的时候,也许你会突然发现:生活原来还可以是另一番景象。

无求,是一个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世上万事万物都归于一个“淡”字,清淡明志,平淡处世。随缘而安,得之不喜,失亦无忧。知道了先人们的无求,心中铭记“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句名言,用一份超然物外的静心,慢慢体味“人到无求品自高”里“无求”的境界,坐看云起,笑看沧桑,自己的人生一定会色彩纷呈。

金庸《人到无求品自高》读后感二:

人到无求品自高,是清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撰的一副联书,原文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里说的“无求”,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

这里的“无求”,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困扰,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求”,是人生品格的体现,但为事在人,淡泊的人生虽然说没有轰轰烈烈扬名内外,也没有显赫的地位,可它的确是渴望而难及的境界。

人到无求品自高,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这样高尚的品格?应该是无所求的人。人果真达到了无欲无求了,其人格便会自动提高。人格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超出了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

因此,能够遵循人格的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这才是“无求”的最高境界。

这种境界,也是一种胸怀,又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心态。能做到这样的心境,很难。这样的心境,需要时间的磨砺,也需要坎坷人生的锤炼,更需要坦荡心境平如水的淡泊心态。这种淡泊的心态是无求中的平凡孕育着无尚的伟大,攘括着古往今来的忧思。人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这样的淡泊便是种崇高的境界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位。

人到无求品自高,蜀相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求就是一种淡泊。面对复杂的人生,需要的是一无所求的淡泊。

人生,看淡世事无常,静观花开花落,需要经历人生坎坷崎岖中的颠沛流离,需要经历茫然失意中的迷惘困惑,需要经历风云莫测中的繁华盛衰,经历了人生的潮起潮落,才会有“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心境。经历了人生的磨难,才会让自己在“人到无求品自高”境界中,让心灵慢慢得以升华。

人到无求品自高,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必为其所累,虽然都是好东西,切不必尽收囊中。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名和利什么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样。人很难改变固有的观念,岁月的沉积,生活阅历的累积,使人越来越难回头看看自己固守的观念是不是对的?

一个人做到无求的时侯,就是放弃了心中的杂念,清空了心灵里面的世俗生活积存下来的枯枝败叶。清空了心灵,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生命的自由、独立;才能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才能有了让生命一次又一次远行的条件。

当自己在某一天突然有所感悟掸去心灵封尘的时候,也许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是另一番景象!人到无求品自高,是一种超脱,是一种淡然,是一种勇气。超然物外,像白玉兰那样,卓尔不群,纤尘不染,带着某种孤傲与矜持,超然于世俗之上。

看过《品读人生》这本书,这本书选编了鲁迅、梁实秋、朱自清、巴金、徐志摩等数十位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们有关人生问题的散文随笔、杂文小品。大师们从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两个方面对生命和人性进行了详尽的评论,让我受益匪浅。从中体会到了一份恬静的心境,一缕清幽的书香,一樽甘甜的烈火酒,这些都是无求者的品行。

人到无求品自高,在苟活了四十多年后,我告诉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再乞求了,不再强求,尽管我一无所有。因为我明白了人到无求品自高的真正内涵。陶渊明的无求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范仲淹的无求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杨慎的无求是“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林则徐的无求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齐白石的无求是“人誉之,一笑;人毁之,一笑。”

一份份无求的境界,一份份高尚的品行,谱写的是一曲曲可贵的人生之歌。在这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中,懂得了淡泊以明至,学会了宁静而致远,体会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味了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是一个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世上万事万物都归于一个“淡”字,清淡明志,雅淡抒节,平淡处世。

随缘而安,得之不喜,失亦无忧。知道了先人们的无求,心中铭记“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句名言,用一份超然物外的静心,慢慢体味“人到无求品自高”里“无求”的境界,坐看云起,笑看沧桑,自己的人生一定会色彩纷呈!

人只能活一次!这是常被人们遗忘的常识。既然只能活一次,就应该讲究点“活法”。又何必活得太累,自己去折磨自己呢?

三、看金庸武侠小说***你学到了哪些人生道理

看完了金庸武侠小说之后的我,目光不是停留在那些绝世武学上面,还幻想着成为一代大侠什么的;也不是爱慕里面的情投意合、长相厮守之情,感悟最深的就是里面的佛法意境。

金庸武侠小说之中,既是以历史为主线,符合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的故事,同时其中还蕴含了许多佛家教义,金庸先生就是利用那些高僧如扫地僧、空见大师、一灯大师和三渡等高僧为代入人,像我们展示了许多佛家教义。

首先——冤冤相报何时能了?你打死了我,我后人打死了你,你后人打死了我后人,仇恨驱使何时能了?只有放下屠刀才能立地成佛:

那老僧道:“慕容少侠倘若打死了你,你儿子势必又要杀慕容少侠为你报仇,如此怨怨相报,何时方了?不如天下的罪业都归我吧!”说着踏上一步,提起手掌,往萧远山头拍将下去。

其次——佛家是要你断开恩怨的,因为只有断开恩怨才能终止你杀我,我杀你的链条,如此才能脱胎换骨:

慈恩面如死灰,霎时之间大彻大悟,向一灯合十躬身,说道:“多谢和尚点化!”一灯还了一礼,道:“恭喜和尚终证大道!”两人相对一笑,慈恩扬长而出。裘千尺急叫:“二哥,二哥,你回来!”慈恩回过头来,说道:“你叫我回来,我却叫你回来呢!”说罢大袖一挥,飘然出了大厅。

最后——空即是圆,圆即是空,人相我相,好不懵通:

渡厄道:“你过来,老僧收你为徒。”谢逊道:“弟子不敢望此福缘。”他拜空闻为师,乃“圆”字辈弟子,若拜渡厄为师,叙“空”字辈排行,和空闻、空智便是师兄弟称呼了。渡厄喝道:“咄!空固是空,圆亦是空,我相人相,好不懵懂!”谢逊一怔,登即领悟,甚么师父弟子、辈分法名,于佛家尽属虚幻,便说偈道:“师父是空,弟子是空,无罪无业,无德无功!”渡厄哈哈笑道:“善哉,善哉!你归我门下,仍是叫作谢逊,你懂了么?”谢逊道:“弟子懂得。牛屎谢逊,皆是虚影,身既无物,何况于名?”谢逊文武全才,于诸子百家之学无所不窥,一旦得渡厄点化,立悟佛家精义,自此归于佛门,终成一代大德高僧。

因此金庸武侠小说之中,真正最值得我们欣赏的应该是这些佛家教义,其中像谢逊和裘千仞这些诚心悔过和萧远山和慕容博放下仇恨的都是最好的例子。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