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儒家文化看文化自信(从传统文化谈文化自信)

vbhYIYTMK89032024-04-06 05:55:52

一、人不知而不愠 儒家如何论自信

“人不知而不愠”,“不愠”就是不让自己怨恨愤怒。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达不到“愉悦”的精神状态,心平气和的“不愠”也算是积极情绪,这是君子应世的一种重要态度,也是君子在成就他人而不能得的时候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健康情绪流露。在遭遇冷漠和误解时,君子的“不愠”及其内心的平和显示了君子能够发明本心,更能宽容他人,这说明了君子具有两点高尚的品质:一是君子的道德自信与自省,二是君子的宽容而坦荡的人格,这两点高尚品质是内心强大力量的源头。

首先,君子的稳当快乐来源于自己内在的信念与信心。儒家常常将愉悦理解为内在心体的本然状态,朱熹所谓“中心喜悦”。这种在成己、成物过程中不断展现在外的内心愉悦,是由内不由外的,或者说,积极的愉悦情绪是自己内在生发的。因此,君子不是将愉悦建立在他人的赞扬和认同之中,而是建立在发明自己的本心,实现道德自信的挺立。真正的君子应该做到不因为外界的情况变化而改变自身的情绪,君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从自己的内在心性出发来应对周遭的世界,这就是王阳明所说“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孟子所使用之“孺子入井”的譬喻,也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当我们去救落入水中的小孩时,是什么理由让我们选择救人而非掉头而去?孟子对于这个理由的挖掘,也就是对于人性本原的审视。孟子认为,我们之所以选择去救落水的小孩,不是因为我们与其父母相熟,也不是由于我们希望得到他人赞誉,更不是小孩的哭声吵闹使得我们希望终止小孩落水的状态以保持环境的安宁,而是由于不容己的内在恻隐之心。这种恻隐之心和是非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一样,作为种子生长在人的先天本心中,是人们行善的根源和发端。孟子对发自内心的道德冲动做了深刻揭示,后儒往往把孟子的解释也奉为圭臬,这说明儒家对于人本身内在力量的自信,形成了确定性的传统。换言之,对于儒家传统而言,君子应该秉持高度的自信,向内发掘自己完满自足的道德本心,而不可向外驰求以获得自己的道德信心,也就是王阳明批评的“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种道德自信,同样表现在为别人不理解的时候。即使是为他人不理解,或者身处逆境,君子依然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不会因此而表现为失态的“愠怒”,更不会陷入悲观和绝望之中。在儒家看来,这种平和的情绪发自内心,是人“应当的”情绪。“学而时习之”,“学”不是“演戏做样子”给人看的,“习”也不是“扮作忠臣孝子”从而获得利益。人的自我道德修养不是为了迎合他人以获得美誉,而是自己内在良知和心体的成就和发挥,属于“当然之则”域,这也就是儒家反复强调之为己的“君子之学”。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也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儒家认为,君子之学不是要表现给他人看的口耳之学,而是自求其得的本心之学,口耳之学会流于“表演”,而本心之学则是人真诚切己的修养。因此,真正的君子应该以“修身”为本,切实以“学”来完善自己,而不是装样子做给人看。历史地来看,儒家之自信,儒家之“为己之学”,也正是不断由这种“人不知而不愠”、“箸乎心”而不驰求于外的文化心理积淀而成。

再者,君子因包容他人而快乐。对于儒家来说,包容他人,是君子的重要美德,“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在儒家思想传统中,“厚德载物”“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民胞物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些千古一脉的观念,都反复在强调君子要有宽大的胸怀。这种宽大的胸怀,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时候,就表现为要包容、容纳别人,在接受别人的同时也是要让自己快乐,这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除了合作、同道以外,由于利益的分配问题,不可避免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争夺。然而,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倘若固执地坚持下去,就会变成狼与狼的关系,争夺利益互不相容,最终可能会一起毁灭,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中的假设已经很好地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正是人与人的相互妥协、相互包容才能使得社会正常地运转下去。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人与牛马的这种区别,正是说明了人与人的通力合作,是人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能够得以生存和发展下来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群”“共在”是人的基本在世方式,如果人能够彻底领悟这种人际的合作共生关系,就可以逐渐去除斗争的念头,将人际关系从紧张状态拉回到合作状态,即使互不相知,甚至互相误解,也不恼怒,此即是何晏所谓的“凡人有所不知,君子不怒”。那么,人世中会少却很多不必要的纷争和烦恼,真正实现“廓然大公,物来顺应”。

二、从传统文化谈文化自信

1.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的诗句(有关传统文化的诗句)

关于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的诗句(有关传统文化的诗句) 1.有关传统文化的诗句

传统文化:古诗词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传统文化:节日类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

4.《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

【北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译文: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新年送走了旧年。人们正喝着屠苏酒,春风扑面而来。

【北宋】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家家户户都贴上新桃符取下了旧桃符。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译文: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我独自一人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更加思念起家乡的亲人。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

3.关于文化自信的名言警句

1、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

2、没有自尊心的人,即近于自卑。——莎士比亚

3、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贝蒂

4、无论如何,“流言”总不能吓哑我的。——鲁迅

5、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奥维德

6、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居里夫人

7、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8、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别林斯基

9、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伯顿

10、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陆九渊

11、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12、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司马光

13、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1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15、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希金森

16、技能和信心加在一起便是一支无往而不胜的军队。——欧洲

17、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18、“不可能”这个字,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拿破仑

19、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20、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

21、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

22、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逝。——罗夫·华多·爱默生

4.古典诗词彰显了哪些文化自信

古典诗词彰显中国文化的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既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和存在状态的思考,也是人类意识中原初的、核心的意识形态,它包括情感和智慧两种内涵。

华夏民族的情感最初形态就是以诗歌形式记录下来的。《尚书·尧典》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是人类真善美、知情意的综合情绪,它没有偏见地记录着华夏子孙情感历程的变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情感的核心灵魂是“天真”。

这里所谓的“天真”不是任性,更非懵懂愚钝,而是真性情,它体现的是“自然”精神与“家园”意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将“自然”、“田园”作为生活的终极追求。

“竹林七贤”的灵魂人物嵇康曾言“越名教而任自然”,而嵇康本人“精光照人,七格凌云”的人格魅力更成为后人的榜样。有“自然”必有“田园”,“田园”与“自然”相依相存。

陶渊明的“田园”来自对老庄自然美学的崇拜。陶氏生于凡尘,却于红尘之外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园”世界,欣然捕捉“自然之美,真实志趣”,他超然物外的心性不仅开辟了中国诗歌平淡自然、抱朴守拙的美学境界,而且成就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田园范式。

于是,田园与自然逐渐成为中国士大夫的情感家园。智慧,是某地域内的文化积淀内化于人之后的执行力,也就是人在某种特定文化熏陶之下的思维及其行为。

“智慧”,为“智”与“慧”的集合。智是聪明,聪明与生俱来;慧为慧通,需要勤学精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体现出“慧通”之内涵。中国人的“慧通”外显为“温柔敦厚”,内置为“圆融贯通”。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他们的主要观点都集中在塑造“和合”的人生气质,这是追求融合与和谐生活志趣的根本方式。在这个熔铸过程中,诗词发挥着根本的施教作用。

孔子认为若不诗教,“君子”二字不过徒有其名。因此,就不难理解《诗经》为何成为儒家“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的基础了。

集体智慧,是华夏文明与自然相处过程中碰撞出的“相合”智慧。汉乐府民歌《江南》看似写采莲,其实在歌颂江南风光之余,想要传达人的活力,表现在与大自然的关系中,人与人之间那种相互合作、相互爱护、兴味盎然的集体主义精神。

个体智慧,考验的是人在得与失的人生道路上的达观精神,并彰显个人的承受能力。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但于此逆境,他并没有与外界发生冲突,而是选择接受。

一如他本人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人生如何苦痛,无论多少酸甜苦辣,最终必将风烟俱净,而永恒存在于人生的,还是我们面对生命起伏时的那份坦然。

“相合”、“和谐”,这些坚韧镌铭的生命意识,恬淡、合乐、自在。古典诗词承载中国文化“风骨”“气韵”的审美观照风骨与气韵,来自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的是文章内容和文辞方面明朗、刚健的风度。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有“风骨篇”。风骨,彰显内容的坚韧本质;气韵,反映文辞的感染力。

气韵衬托风骨的劲健,风骨支撑气韵的光华。风骨之气度,莫过于观照岁月的能量,中国古典诗词对岁月的描写是最具亲和力的。

建安“三曹”之曹操慨叹“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初唐王勃诵“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而盛唐王之涣则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宋代李清照叹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些人生,或庄或谐,或爱或恨,或疏或痴,它们在风骨之内,气度之上,演绎出中国美学精神“蕴藉隽永”的意味。

南宋词人蒋捷作《虞美人·听雨》,用观雨的心境将“少年、壮年、而今”和盘托出,突出了人生——这位高明工匠——雕刻出的岁月力量。岁月如雨,时光亦醉。

痴于“醉”的,莫过于“谪仙人”李白。他的《客中作》,以酒告慰时光。

李白酒入诗肠,狂歌“不知何处是他乡”。几百年后,苏轼作答“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与时光对峙的人生中,诗词是唯一的安慰。这岁月的“沉著之致”积淀了风骨,凸显了气象。

风骨之韵味,莫过于古人对“物”的执着。刘勰言:“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古人写物,其旨在“物我两忘”。王国维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即便是不起眼的花草,相对诗词作者而言也仿佛具有“明心见性”的品质。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隐居山阴(今绍兴)乡村,寒冬中偶见梅花怒放,兴之所致提笔作《卜算子·咏梅》。他虽没写一朵“梅”,没着一枝“花”,但读后却有幽咽的暗香扑鼻。

“物”的淡雅之外,亦有浓郁气韵弥漫在诗词世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的牡丹如此;“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李贺的美酒如是,就连柳永的“别恨”也浓得化不开——“杨柳岸,晓风残月”。

古人观照“物”、珍视“物”的思想意度,是古人对“诗性”的自解,信手而出,奇崛有致。综合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与西方哲学饱满的逻辑思维相反,它始终带着深深的隐秀色彩,内力隽秀,外显圆融,这是中国哲学以“道”为核心的“言有尽意无穷”。

而最。

5.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五言绝句急

唐诗的繁荣具备肥沃的土壤:强大的综合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和丰厚的文化积淀。

开明、大度,是唐朝的中心品格。承续涵容,虚怀若谷,是唐朝的文化气度。

欣欣向荣、乐观向上是唐朝的外在气象。政治开明,给唐诗输送的是一种憧憬、一种冲动、一种气焰、一种飘然若举的喜悦;文化开明,给唐诗开辟的是一种无拘无束、信马由缰、纵横驰骋、左右逢源的自由境界,一种抚今追昔,浮想联翩的悠远和迷朦。

唐代诗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有狂放不羁的精神,他们置身于大唐帝国开拓进取的时代氛围,不甘落后,跃跃欲试,表现出十足的狂傲和自信。唐代实行科举,诗赋取士,只要有佳作名篇就有飞黄腾达的可能,由布衣平民跃升公侯将相,平步青云的诱惑太大,读书人自觉自愿钻研诗艺,都想到这擂台上一试身手。

唐代,连政治、哲学都透着诗歌的芬芳,是典型的诗歌时代。唐代的诗坛,不仅诗人多,而且还挺立着一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巨人,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飘逸潇洒的诗仙李白,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诗佛王维,有听一曲琵琶泪湿青衫的诗魔白居易,等等,这一个个登台亮相的巨匠,使得宋及以后的诗人写诗时,都极力想跳进他们的磁场却又无从立足,有的想极力想跳出他们的磁场却又无能为力。

6.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都有哪些

1.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宋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唐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文化自信的名言

弘扬传统文化的名言有哪些?

1.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2.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3.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4.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5.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6.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7.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8.破坏古迹,就是破坏你的未来。

9.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10.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11.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12.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13.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14.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15.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土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1.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2.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3.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4.传统文化的全称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

5.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8.赞美中华文化的或与文化有关的古诗词

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x0d★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徐行三百米平坦甬道,遥想五千年坎坷长途.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兴亡.浪淘何物?劝归谁家?文化乃长青树,科学乃聚宝盆.创造人间福址,推动历史车轮.\x0d★驶至近代,国难当头.百年忧患,敌忾同仇.聚散沙成铁塔,变弱者为健儿.东方巨人如睡狮惊醒,民族魂魄化火凤涅磐.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转国运蒸蒸日上,升国旗冉冉凌空.\x0d★登坛了望,乾旋坤定.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对比幽州台,激发冲霄志.哀兵必胜,中华必兴.日月为我祖国作证,风霆为我民族壮行.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神舟立于强国之林.。

9.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古诗五言绝句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4、《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5、《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6、《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7、《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10.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有哪些

1、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译文

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

2、至节即事

元代:马臻

天街晓色瑞烟浓,名纸相传尽贺冬。

绣幕家家浑不卷,呼卢笑语自从容。

译文

到了冬至节,京城中的天色才刚刚拂晓,浓浓喜气已经弥漫京城了。人们互传名片道贺节日。大户人家的绣幕完全敞开着,都在冬至节的时候,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家家趁着冬至,从容地玩耍着。

3、正月十五夜

唐代: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译文

明灯错落,园林深处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娇艳的花朵一般;由于四处都可通行,所以城门的铁锁也打开了。人潮汹涌,马蹄下尘土飞扬;月光洒遍每个角落,人们在何处都能看到明月当头。月光灯影下的歌妓们花枝招展、浓妆艳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京城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你也不要着忙,莫让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过去。

4、元日

唐代:司空图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译文

如今年岁渐长,自己怀有满腔抱负却都未实现,空剩自怜。为了迎接新年一直忙碌不停,太阳落山后就意味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5、采桑子·重阳

现代: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三、孔子道德自信思想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

孔子的道德自信源自周公礼制、黄帝和尧舜禹等先贤美德。变在因时损益,援“仁”入“礼”,扩大道德主体范围,主张道德优先;行在责任担当,愈挫愈勇,为政以德;传在有教无类,培植后学,整理典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要素。孔子尊崇周公礼制,因时损益,援“仁”入“礼”,勉己力行,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培植后学,以其强烈的道德自信,创立了儒家学说,时为百家争鸣中的显学,渐成后续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鲜明的伦理特色。

新时代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对儒家学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尚需学习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孔子道德自信精神。因此,研究和分析孔子的道德自信就成为关乎文化自信的一个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课题。

孔子的道德自信源自周公礼制、黄帝和尧舜禹等先贤美德。变在因时损益,援“仁”入“礼”,扩大道德主体范围,道德优先;行在勉己力行,愈挫愈勇,为政以德;传在有教无类,培植后学,整理典籍。

一、道德自信:信从何来

孔子道德自信最直接的来源是周公,他一生致力实现其周公梦。周公制礼作乐,带来了西周的繁荣昌盛,孔子尊崇周公创制的美好礼制,亲自到周地朝拜学习。“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历郊社之所,考明堂之则,察庙朝之度。于是喟然曰:‘吾乃今知周公之圣,与周之所以王也。’”(《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所获甚多,这是一次价值寻根之旅,也是精神故园之旅,更是价值建构之旅。

他要以周公为榜样,匡世救民,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纷乱社会。他这样表达自己的志向和追求:“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从”,不仅是认知上的肯定,也是情感上的认同,更是行为上的遵从。孔子认为,周礼之所以完备,是吸收夏商之礼并加以改进的结果。他坚信,美好的周公礼制通过损益,与齐国、鲁国的政德民俗相结合,就一定能化为现实:“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

因此,西周的国泰民安、西周的美好礼制、周公的人格魅力是孔子构建周公梦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也是其道德自信的重要来源,更是其周公梦的重要内容。孔子一生踌躇满志、孜孜以求、百折不挠,就是时时刻刻以周公为榜样,以期达到天下大治,实现其周公梦。

孔子至晚年体衰,曾向学生感叹:“甚矣,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孔子晚年不再梦见周公,并非是对人生理想的放弃,而是通过向弟子们讲述,再次确认自己的人生理想就是周公梦,是越来越坚定的周公梦。他期望弟子们坚守这个梦想,不断传承下去。这是孔子自身最深层次的信念剖析和理想坚守,表达了他对实现周公梦的迫切而执着的期待。

孔子的道德自信,还可以继续往前追溯到夏商,甚至黄帝和尧舜禹等。周礼鉴于夏商,自不待言,而黄帝、尧舜禹等古代先贤的崇高道德品质,美誉犹在,也是孔子道德自信的重要源泉。“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中庸》)孔子认为,黄帝、尧舜禹、文王武王等古代先贤的美好德行,影响深远,是他和弟子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如,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吾闻诸荣伊曰‘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也?抑非人也?何以能至三百年乎?”孔子曰:“可也,吾略闻其说。

黄帝者,少昊之子,曰轩辕。……民赖其利,百年而死;民畏其神,百年而亡;民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黄帝三百年。”(《孔子家语·五帝德》)黄帝作为大德之人,其直接的影响长达三百年,直到孔子时代,仍可以追述其道德功绩。尧舜禹、文王武王等先贤们的德行莫不如此,后人足以效法。除此,孔子还从其家族谱系上追溯祖先们的美好德行,他去世前向弟子子贡自述其梦:“赐,尔来何迟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犹宾主夹之也。……而丘也,殷人也。

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至,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礼记·檀弓上》)他梦见自己坐在两楹之间,接受祭奠,而殷人的丧礼就是如此,这对自己而言是一凶梦。因孔子先祖为宋人,是成汤之后,所以其自谓殷人,由此他认为,此梦是他即将死亡的征兆。这个梦也透露了另外一个信息,周公制礼作乐,承继了殷商,商人的祖先是契,而契曾在舜的时代执掌教化。“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膝文公上》而孔子作为殷人乃至契的后人,其血脉之中流淌着祖先的美好道德品质和礼乐因素。孔子有一种传承发扬的深刻责任感。根深才能叶茂,这种家族谱系的追溯是直接的血脉相通,其道德自信更显无比深沉和自觉。

二、道德自信:信在何处

据统计,“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是孔子道德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德治的价值标准。周公“制礼作乐”,主要是从形式上强调“礼”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讲求社会整体的统一性,而孔子则适应时代需求,重视人的道德主体性,重视人德性的作用,要求为政以德。他用“仁”统摄“礼”,赋予“礼”以“仁”的道德内涵,是对人道德自觉性的重视。

人从礼的存在或为礼的存在转变为仁的存在,礼成为人行为的方式,体现了孔子高度的道德自信。例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爱人,意味着将他人也当做人,当做与自己同样的存在,而不仅仅是手段,人人应平等对待。“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种人与人的同等存在,具体就表现为“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应该培养人的美好德性为先,以礼配合德性的养成,这才是抓住了根本。”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因此,礼是形式,仁才是内容,孔子强调的是人内在的道德主体性,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在孔子看来,礼是为仁的形成服务的,而不是相反。所以,在德与法的关系中,他坚持道德的优先性,道德教化在前,其次是礼的约束,而刑罚作为底线,不得已而用之。孔子曰:”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孔子家语·刑政》)在法律中,道德为其提供价值标准,严峻的刑罚也能体现道德的温度,如此才是良法。孔子曰:”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情,立君臣之义以权之。“(《孔子家语·刑政》)

不仅如此,孔子的道德关怀还扩展到普通平民上。”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火灾之后,孔子问人不问马,他所关心的不是财产损失,而是养马人是否受伤。这不仅体现了孔子重人不重物的人道主义关怀,更重要的是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到普通平民,甚至是养马的仆人。

他抹平了以往社会中形成的贵贱区分,提升了普通人的社会地位,体现了对普通大众的重视。”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道德关怀对象的扩展,不仅意味着”人“的范围的扩展是道德主体的扩展,还意味着对人性的纵深开掘和能够提升程度的认可和期待,是对人道德主体性的高度肯定。孔子相信普通民众也有道德主体性,他在教育中提出的”有教无类“,也是源于对普通人人性的高度认可,是对人的可受教育性的肯定,是对人人经过教育皆可成为德才之人的基本判断。

至于人神孰轻孰重的问题,孔子改变殷人敬重神灵的治理传统,主张注重人事,对鬼神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所以,孔子的道德自信不仅体现在重人而不重神,把人从神的控制中解脱出来,体现为其对人道德主体性的高度重视,而且还休现在他将道德主体扩大到一般民众,拓展了道德主体的范围。

普通民众道德主体性的提升,也对国家治理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其对民众的统治也要改变以往的残酷方式,要以德为先治理国家,实行德政。因此,在社会治理中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治国者只有保持自我克制,让利于民,才能将”仁者爱人“的道德要求落到实处。

为此,治国者要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保持自身品行端正,成为社会的榜样。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所以,正如自身品行端正是对为政者的基本要求一样,正道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手段。只有遵循以上要求,才能实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三、道德自信:行在何方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礼乐崩坏的变革时代,诸侯争霸,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诉求不断增长。他主张通过对周公礼制等传统文化的损益,将周公礼乐文化作为解决时代课题的重要资源,力图为当时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最佳方案,并积极投身于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哀公命席,孔子侍坐,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

其自立有如此者。‘……哀公既得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敬,曰:’终殁吾世,弗敢复以儒为戏矣!‘“(《孔子家语·儒行》)儒者的立世之本就是日夜强学,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实践自己的道德主张,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行动力赢得天下的尊重。因此,孔子的道德自信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他主张”力行而近乎仁“(《礼记·中庸》)。鲁国本是周公的封国,孔子认为,应该在此实现其”为政以德“的道德理想,”鲁一变,至于道“.他五十一岁初仕为中都宰,颇有政绩,再为司空司寇,努力践行自己”为政以德“的思想主张。”

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孔子家语·相鲁》)后因与执政者郑桓子意见不和,孔子带弟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试图寻求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期间除在卫国和陈国受到礼遇外,在其他各国皆受冷遇,甚至几次有生命之忧。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极,反而带着一种强烈的道德自信,讲诵弦歌不衰,积极研究、宣传和推行自己的主张。他曾困于陈蔡之间。”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也,夫子何病焉?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家语·在厄》)孔子及其弟子们愈挫愈勇,将磨难看做升华自身学问道德的机会。在他们看来,天下暂时不能容,正是表明了自身主张的正确性,见证了自身人格的高尚,因而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除了自身积极投身改革社会的实践之外,他还注重培养弟子的从政才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战!‘冉有曰:’即庶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庶-富-教,孔子指明不仅要关心百姓的物质生活,还要对民众实施教化,提升民众的精神生活水平,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思路,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对民众实施道德教化。

他强烈谴责暴政,认为暴政是国家混乱、民众不得安宁的根源。”孔子适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野者而哀……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暴虎。‘“(《孔子家语·正论解》)苛政猛于虎更是一种道义上的谴责,应该消除。在孔子的教育和影响下,他的很多弟子认为,掌握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具备了治理国家的才华,就应该胸怀天下,积极投身变革社会的实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子夏提出了”学而优则仕“的志向。”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不仅要”学而优则仕“,更要”仕而优则学“,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养和教养,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天下民众,这也成为儒家学派的道德理想。孔子信任自己弟子的学品和人品,对弟子们充满期待。他不断向执政者积极推荐自己的弟子,力图通过弟子们来实现自己的道德理想。当时鲁国正卿季康子,问孔子哪个学生好学,可以从政,孔子对弟子的才华作了准确的判定并积极推荐。”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孔子认为,仲由做事果断,端木赐通达,冉求才艺高,他们都是治国从政的良才。

四、道德自信:以何致远

孔子把讲学授徒视为道德传承的最佳方式和途径,二十多岁开始讲学活动,四十多岁有了自己的学说体系,形成儒家学派,影响日盛,并大规模讲学授徒。孔子的讲学授徒基于一种强烈的道德自信,认为人皆具有可受教育性,人人可以接受教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人性大致相同,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人生状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就意味着人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发生改变,过一种更好的生活。因此,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也。“

(《论语·述而》)孔子招收弟子不分国别和出身,也不分贵族和贫民,甚至犯过错误的人,只要有学习的愿望都可以列入门籍。”有教无类“的教育活动打破了当时贵族官办教育的限制,将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贫民阶层,由此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孔子也作了许多教育方式的创新,他与弟子平等讨论,氛围和谐,充分发挥弟子们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又注重审时度势,抒发自身的道德理想,以此感染弟子。

有这样一个教育场景,值得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在这种教育场景中,弟子们各抒己见,老师风趣幽默,充满着和谐氛围,也充满着孔子的道德教育智慧,体现了孔子一以贯之的礼乐之教理想。

孔子基于对人性的自信,拓展了受教育者的范围,也就扩大了自己道德理想的传播范围,提升了社会影响力。也是基于对人性的自信,他创新了教育方法,密切了师生关系,使弟子们更加亲近、认可和接受自己的道德理想,也使自己的学说就更具生命力而传久致远。

孔子在”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指导下,以身作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培养了大批优秀弟子,使得儒家学说薪火相传。”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这些弟子在孔子之后,分散到诸侯各国,或从政,或从教,或从事其他职业,儒家学派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春秋显学。”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只有善的文化,才可以发生亲和力,不断得到肯定、追随和尊崇,并且化为时代精神,引领时代发展。道德价值作为文化的核心要素,提供了善恶价值导向,文化自信离不开道德自信。孔子凭其强烈的道德自信,成就了其时代的文化自信。孔子的道德自信,作为其文化自信的灵魂,是一种活的灵魂,我们在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展和创新,借鉴孔子的道德自信精神,成就我们今天的道德自信和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